中国自然资源报推介 | 湖南常德积极开展汛旱并防与耕地置换协同推进改革工作
——统筹联动强“耕”基
原载于《中国自然资源报》2025年9月4日第4版
作为洞庭湖生态经济区的核心区域,湖南省常德市肩负着“守好洞庭粮仓”的重任。2025年以来,一场以“汛旱并防与耕地置换”为核心的改革试验,在沅澧大地悄然展开。常德通过汛旱防治、耕地垦造、提质及置换等举措,推动生态治理与国土空间优化协同发展。“在汉寿县、澧县布局四大示范项目,探索构建汛旱并防与耕地置换协同推进机制,稳定耕地总量,提升耕地质量,优化耕地布局,实现了经济、社会、生态、发展四大效益同步提升。”常德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相关负责人表示。
01、四级体系联动协同推进改革
今年2月,湖南省委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会议审议通过《构建汛旱并防与耕地置换协同推进机制实施方案》,将常德等5地列为首批试点。常德积极响应,将汉寿、澧县作为改革试验田,制定《构建汛旱并防与耕地置换协同推进机制工作方案》,构建“市级统筹、部门联动、区县落实、乡镇执行”四级推进体系,确保改革落地见效。8月20日,常德召开构建汛旱并防与耕地置换协同推进机制改革工作推进会。会议明确,2025年常德启动4个示范项目,预计可新增耕地1万亩,提升耕地质量1万亩。目前,澧县已建成5200亩新增耕地示范片,汉寿县已建成5080亩耕地改造提质示范片。
市级统筹定方向。常德将此项改革列为全市重点改革任务之一,通过多轮次会商研讨,市级层面形成改革工作方案并由市政府印发,进一步明确改革总框架。
部门联动聚合力。常德通过统筹推进闲置低效用地整理、全域土地综合整治、环洞庭湖区域水资源配置、水利灌溉工程、高标准农田建设、耕地园地林地置换六大重点任务,成立改革工作专班,针对改革堵点难点逐一梳理,形成问题清单20条,构建“齐抓共管、协同发力”的工作格局。
区县落实抓推进。汉寿县、澧县作为省级批准的2个试点县,重点推进“耕地垦造恢复与集中流转、耕园林置换与优化布局、耕地扩面提质与高效农业、耕作层剥离与再利用”四大示范项目,绘制项目建设施工图。
乡镇执行强落地。常德将专班办公室设在街道、镇村一线,将区县“施工图”细化为“地块责任表”,建立当日收集问题、当日汇总调度的工作机制,协调村(社区)开展地块核查、群众动员、项目实施等工作,实现改革任务在田间地头的精准落地。
02、四维要素支撑精准配套改革
为推动改革试点落地见效,常德紧扣改革需求构建系统性支撑体系,从资源、技术、资金、机制四个核心维度发力,形成全域协同、精准高效的支撑格局。
资源维度夯底数。常德组建全域资源核查小组,以国土空间规划“一张图”为基础,逐丘逐块套图比对耕地后备资源图斑,结合实地调研了解基层意愿,核定全市成片可恢复耕地资源约36.58万亩,并按坡度、水源、交通等类型分类建立资源台账,为耕地垦造、提质提供精准数据支撑。
技术维度强赋能。常德依托国土空间基础信息平台,整合自然资源、水利、农业农村、林业等多部门数据,实现信息互联互通与高效利用;明确所有项目实施前必须通过“一张图”平台开展合规性审查,构建“事前规划审查、事中联审联批、事后动态监管”项目全流程管理模式;组建2个技术小组常驻试点县,破解数据不精不全问题;运用无人机航拍动态展示建设实景,确保项目进度实时可控。
资金维度保推进。常德创新“争资﹢整合﹢市场”多渠道筹措模式,争取省级奖补资金;市级层面安排奖补资金500万元,成功推动小渡口镇、官垸镇等入选全省第二批全域土地综合整治项目;借鉴投贷联动模式引入经营主体,截至目前全市项目总投资达8730万元。
机制维度建保障。常德创新建立“四建立一探索”制度,即建立规划统筹统管机制,化解专项规划冲突;建立信息共建共享机制,打破数据壁垒;建立项目联审联批机制,提升审批效率;建立资金协力协同机制,发挥资金投放效能;探索跨县域林地耕地置换机制,破解区域资源错配问题。
常德聚焦规划协同、林耕置换、资源利用、功能融合四大方向,坚持“边试点、边总结、边推广”,主动挖掘改革亮点,形成具有常德特色、可复制可推广的“四大样板工程”。
“智汛耕云”平台样板工程,破解规划协同难题。常德构建“智汛耕云”数字化功能模块,建立跨部门联动协作机制,整合耕地保护、水利防洪、林地利用等数据,实现“图上管、线上审、智能辨”;依托改革统筹推进耕地保护规划、水利基础设施规划、林地保护利用规划等专项规划的协同编制,形成“一张蓝图干到底”的工作格局。
林耕置换融合样板工程,率先探索林耕置换路径。汉寿县跨乡镇统筹的机制化置换模式,聚焦乡镇间林耕资源不均、布局不优问题,制定全省首个跨乡镇林耕置换实施方案,选定崔家桥镇为试点区域,村委会与村民签订林耕置换协议书明晰产权归属,推动利益补偿、确权登记变更、资金保障、融合发展、规划动态调整5项机制建立,目前完成林耕置换109亩。澧县依托年度林草湿荒普查,在普查底图上带位置标注地块信息,同步建立耕地和林地后备资源数据库,实现耕地与林地图斑置换的精准匹配,目前完成林耕置换1000亩。
表土循环利用样板工程,激活闲置资源价值。常德创新“田块整治外运土方﹢城建项目余土需求”对接模式,在汉寿县围堤湖垸区实施表土层剥离与再利用项目,将10万立方米表土用于新垦耕地改良,既解决城建余土处置难题,又提升耕地质量,实现资源循环利用。
平急两用试点样板工程,释放蓄滞洪区潜力。常德以澧县西官垸蓄洪单退垸为试点,探索“汛期防洪、平时兴业”模式,汛期严格落实蓄洪要求,非汛期对低效林地进行复垦,集中力量推进连片式开发。
用户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