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湖管理区:旧址“新”家好风景 民生实事暖人心
困扰多年的老旧小区焕然一新、福源地表水厂集中供水工程完工在即、674个停车位大大缓解辖区停车难问题……今年以来,西湖管理区紧盯群众“急难愁盼”,将一件件民生实事办到百姓心坎上,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人民,持续提升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夏日的晨光洒进纸厂家属区和原制药厂家属区,崭新的柏油路旁,精美的庭院、葱郁的绿植、楼下乘凉老人幸福的笑脸……一幅城镇居民生活幸福图景浮现眼前。
“以前都是泥巴路,污水没过脚踝,路都不好走,加上雨水管漏水,味道好难闻的。”在这里住了20多年的李吉花大姐回忆道。作为西湖较“年长”的小区,西湖纸厂家属区和原制药厂家属区总占地面积27286平方米,共有居民楼20栋、居民197户678人,其中9栋为历史遗留建筑,系1971年由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原146师移交至西湖农场;其余11栋建于20世纪90年代。因建成时间久远、缺乏系统维护,小区逐渐出现道路破损积水、建筑外墙渗水、公共区域杂草丛生、夜间无基础亮化设施、强弱电管线杂乱无序等系列问题,且存在偏杂屋及鸡棚私搭乱建等现象,既影响居民居住环境又存在严重安全隐患。
老旧小区改造,千头万绪,改什么、怎么改,居民最有发言权。唯有扑下身子、下沉一线,才能更好地发现问题,更快地回应诉求,更高效地解决问题。西湖管理区将“听民声、解民忧”作为破题关键。面对群众急难愁盼,西湖区委、区管委高度重视,主要领导亲自部署、靠前指挥。西湖住建局联合镇、社区迅速组建党员干部“红色先锋队”,深入“地毯式”入户走访,逐户听诉求、记问题、拉家常。
西湖住建(交通)局副局长 伍伟军:我们针对群众关心的急难愁盼问题,按“先里子后面子、先地下后地上、先功能再装饰”的原则逐项落实,优先改造水、电、路基础设施,解决飞线、私搭乱建等问题,完善绿化和消防建设,以小区改造的“小切口”做好民生服务的“大文章”,让群众的获得感更足、幸福感更可持续、安全感更有保障。
“我们所有的工作都围绕为民二字。”西湖镇新民社区党支部书记邓小宏表示,在政府相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他们通过不断摸排走访,将老旧小区居民急难愁盼问题按类别梳理,第一时间拿出解决方案,力争做到立查立改,不仅治标,更要治本。
西湖镇新民社区工作人员 吴孟琦:在整个改造过程中,我们新民社区通过大量走访摸排,充分了解到群众的意愿诉求,得到了他们的积极参与、支持配合,这样改造后的环境也更加贴合老百姓的生活需求。
诉求了解后,改造工程就如火如荼地开展起来,2024年初,该小区开启了全面升级改造之旅,小区路面“白改黑” 升级,外墙建筑修缮防水,全部重新喷刷涂料,小区“颜值”瞬间飙升;雨污分流管网,解决雨污合流、排水不畅问题,一盏盏太阳能路灯为居民安全增添了保障;通信弱电工程拆除了废弃光缆线缆,规整强弱电管线,空中“蜘蛛网”的现象不复存在;新建的广场凉亭、健身器材以及充电桩,都极大地丰富了老百姓的生活空间。
这场温暖有力的老旧小区环境改造,让纸厂家属区和原制药厂家属区曾经“脏乱差”的老旧小区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成为居民幸福生活的“新家园”。
新民社区居民 李吉花:我在这住了20几年了,是纸厂的下岗职工,原来那个环境路都是稀烂的,都是泥巴路,现在出行后很方便,都可以在小区内散步散心,改造以后,使我们这边的环境、房屋房面,都很整洁美观了,我们很满意。
新民社区居民 张仲珍:以前脏乱差,鸡棚鸡屎到处都是,改造以后那比以前好很多了,干净整洁了,路面也宽了。
老旧小区改造,改的是环境,暖的是民心。纸厂家属区和原制药厂家属区从破损不堪到焕然一新,每一处变化都诉说着西湖管理区对民生的关切。这不仅是城市硬件设施的升级,更是基层治理能力的体现。通过倾听居民心声,精准对接需求,西湖管理区用实际行动书写着城镇更新的答卷,让老旧小区重新焕发生机,让居民的幸福感在家门口升级。
下一步,西湖管理区将持续紧盯民生痛点,聚焦改造后半篇文章,以党建引领常态化、物业管理精细化、群众参与制度化支撑长效管理,确保改造成果持久惠民,让民心工程持续温暖千家万户。
用户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