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局预警:“幺”风袭来 迅速防治草地贪夜蛾
5月23日,记者随农业局一行来到安康村田间玉米地调查入侵害虫——草地贪夜蛾。
草地贪夜蛾又称秋粘虫,被植保技术人员称为“幺蛾子”,具有适生区域广、迁飞能力强、繁殖倍数高、寄主作物多、暴食危害重等特点,原产美洲的热带和亚热带地区,严重危害田块可造成毁种绝收;草地贪夜蛾多呈棕色,也有成黑色或绿色的个体存在,体长30~36mm,头部呈黑色、棕色或橙色,具白色或黄色倒“Y”型斑,其腹部末节有呈正方形的4个黑斑。
(区植保站站长、农艺师谢迪军同期声:这种虫子最有效的防止手段是在它的低龄幼虫期打药,才能打的死,一般采取一些应急的药剂进行防治,早期要施用多杀菌素和BT等生物农药;如果情况比表严重,在大龄(4龄、5龄)虫子比较长的时候,就要施用甲维盐、氯虫苯甲酰胺、啶虫脒乙基多杀菌素等一些好的药剂两种混合施用;一般在早上和傍晚打药,喷心叶、穗部,如果是大虫应当采取人工捕捉。)
早在21日,我区植保站在田间调查时发现:目前田间以2-4龄幼虫为主,百株有虫一般0-4头,高的达5头;为害株率一般0%-10%,高达13%。
(安康村农户同期声:这种虫以前没有,你们来看了我才知道原来这种虫叫“幺蛾子”,它的危害相当大,它(要是)把玉米杆的尖端吃完了,玉米就减产甚至绝收了。)
(区农业局副局长夏安林同期声:“幺蛾子”,这几天在西洲乡西洲村等地都有发现,它的繁殖速度非常快,一次可繁殖1000只左右,目前我区农业局病虫情报已发至各乡镇,请各乡镇通知各村、各农户,迅速防治,搞好药剂,加上人工捕抓的手段有效地防止到位。)
从目前田间幼虫发生情况看,预计下一代低龄幼虫发生期在五月下旬。各乡、镇应及时发布预警信息,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预警、早防治。
(报道:尹天赐)
用户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