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业四十六载,送健康故乡行”赴安化交流
5月24日,由区党委书记龚霞波带队组成的“创业四十六载,送健康故乡行”回乡交流团来到安化县,受到了县委、县政府及各安化各界的热烈欢迎。
当天上午,在安化县委、县政府楼前举行的德人牧业企业展示和品鉴活动上,安化县委书记熊哲文与区党委书记龚霞波一同听介绍、看展览、品酸奶。展示分为草馆、牛馆、肥馆、休闲旅游和鲜奶吧五个部分。熊哲文仔细聆听了德人牧业集团总经理魏仲珊的讲解,查看了在南方试种成功的优质牧草紫花苜蓿,了解了德人牧业“种-养-加-销-游-创”的全产业链生产模式,称赞魏仲珊为青年才俊,看到德人牧业在短短几年时间就迅速崛起,一跃成为湖南省工业旅游示范点、国家级乳业休闲观光牧场,立志打造中国南方液态奶全产业链标杆,感到由衷的高兴,不时询问企业发展方略。
品鉴现场,工作人员对前来参加展会的群众耐心介绍了乳品功效,将一瓶瓶的乳制品发放到了大家手中。活动现场热闹非凡,优质爽口的德人乳品在家乡亲人心中扎下了根。
座谈会上,在经过观看宣传片、听取德人牧业发展介绍、西湖产业发展情况及思路汇报等流程后,区党委书记龚霞波说,46年前,为支持国家的水电建设,3万多新安群众辞别亲人、背井离乡,移居满目荒芜的西湖,建立西湖农场,拉开了移民拓荒、建设家园的大幕。斗转星移,沧桑巨变。离开故乡46年,当年的满头黑发,如今已渐染霜白;当年的青春少年,如今已儿孙满堂。但我们的乡音不改、乡思不断、乡土难离、故园情深。常言说得好,亲戚要常走常亲。我们这次回老家串串门,目的就是让两地这份血浓于水的亲情保持和延续下去。
龚霞波全面介绍了我区经济社会发展情况,提出了我区在乡村振兴上的想法和思路,指出西湖最大的短板和弱项就是发展太慢,当前,要高举产业发展大旗,重点发展现代农业,走产业立区、产业强区、产业富区之路,把西湖打造成“区域中心,农业公园”。龚霞波说,安化、新化、西湖三地有着很强的差异性和互补性,此次除了给家乡人送健康,还期望家乡领导支持两县一区共同发展倡议,建立平台、设立机构、明确时间和主题,实现人员交往、文化交流、经济互补。希望家乡的领导和父老乡亲支持西湖农业产业发展,特别是帮助德人牧业系列产品走进老家,齐心培育三地乳制品上的共同品牌。
龚霞波最后说,六万西湖移民就像在外创业打拼的游子,而新化、安化,永远是西湖人民心灵的家园,魂牵梦绕的故乡。他代表西湖党委、管委,全体党员干部和全西湖六万名父老乡亲,竭诚地欢迎大家常到西湖走一走、看一看,进一步深化两地经贸往来,密切两地的血肉联系;更希望家乡领导和人民对西湖的发展继续多一点关注、多一点指导、多一点支持、多一点帮助。
安化县委书熊哲文对西湖日新月异的变化,产业兴旺、生态宜居、城乡一体、三产融合、政通人和、安居乐业感到非常欣慰。他说,这次的送健康活动让安化人民享受到了亲人的发展成果,县委将尽最大努力扩大家乡产品的影响力。熊哲文认为,建立共同发展平台的提议非常好,今后要多沟通,抓好顶层设计,做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真正对两县一区共同发展产业起到积极作用,作出好的探讨。熊哲文同时欢迎德人牧业在安化发展奶牛产业,嘱咐县教体局等部门搞好对接,落实会议要求。
临走前,回乡交流团还参观了安化县支柱产业,湖南华莱生物科技有限公司黑茶生产线。该公司自2010年进入安化以来,大力发展安化黑茶产业链,促进黑茶产业升级,带动了当地将近10万人增收致富,在创造商业价值的同时,也展现了企业管理者们回报家乡人民的赤诚情怀。
(报道:王成英)
用户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