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创新】52岁农民夏德君栽培无土草皮获专利
编者按:
西湖政务网2月1日讯(记者 刘卫平)生活时时处处皆学问,只要做生活的有心人,必定能够发现 生活中的奇妙。前不久,一位农民种出的无土草皮引起广泛关注,本期将为您介绍这位农民与草结缘并以草为业的故事。
“绿化草皮无需良田种植,修剪下草尖,喷施药剂,就能直接移植。”1月20日,国家知识产权局正式授予该发明专利证书。这项“发明”的主人公就是常德市西湖管理区西湖镇52岁的农民夏德君和他的徒弟张铁梅。2月1日,记者专程采访了这位农民发明家。
(夏德君)
(发明专利证书)
突发奇想,钻进“牛角尖”
上午10时许,在西湖管理区东洲乡政府草坪里,笔者见到了正在观察草皮生长的夏德君。面对笔者的慕名拜访,夏德君显得十分内向,不善交谈,谈话间甚至双腿发抖。但当笔者问起他的发明专利时,他顿时兴奋起来:“真没想到这个技术如此受欢迎,有这么多人在关注。”
上世纪90年代初,夏德君在园林绿化工作中常接触到草皮种植,一次偶然搬运草毯过程中,夏德君突发奇想——草皮每年修剪数次,剪下来的草皮都是直接当垃圾扔掉了,能不能利用起来再移栽出去?
随后,夏德君“钻进了草角尖”。他准备了一个大盆,填满土就开始了实验。“最开始的时候直接把剪下来的草插到土里面去,但是没过几天就都枯萎或是烂掉了。”夏德君说。失败后,夏德君又开始尝试在土中加入添加剂,想提高移栽草皮的成活率,但都没有结果。“那时候正是家里最困难的时候,老婆患有精神病,一方面要照顾,还要外出去工作,当时过得很辛苦。”夏德君回忆道。
20年磨一剑,授予发明专利权
20年磨一剑,其间因为生活工作等原因,研发虽有间隔但从未中断。2013年,夏德君扬眉吐气了。夏德君告诉笔者,传统的草皮栽培都是要在培植基地先培植然后再移栽到需要绿化的地方,既占用耕地、栽培成本也很高。在经历多年的实验和尝试后,夏德君终于取得突破。
“栽培无土草皮(草尖)成活率高,成坪成型快。”夏德君告诉笔者,7天萌芽,11天出苗,35天成坪成型,70天可以修割草尖,绿化周边地区,与良田种植草皮相比有着意想不到的效果。“在栽培之前先将需移栽的草皮喷洒药剂,经过1~7天的草尖修割栽培期,就可直接移栽到需要绿化的区域。”在东洲乡政府大院的草坪里,夏德君现场演示并讲解了他的无土草皮栽培技术全过程。“目前该项技术只适合马尼拉和狗牙根两种草,我还要继续努力。”夏德君希望自己能栽培出更多的草类。
既经济又环保,无土栽培效益高
传统的有土草皮栽培都是要在培植基地先培植,然后再移栽到需要绿化的地方,既占用耕地、栽培成本也很高。而且,有土草皮出售时,一定要铲走三四厘米的熟土,以1年铲2次为例,5年铲走的熟土可能造成大片良田变成盐碱低洼地、土壤出现沙化。另外由于移植时要分割成一尺见方的小块,不仅造成损耗大,施工麻烦、运输不便、还造成草皮根系破坏、成活率低、重新返绿时间长,并且有土草坪施工时还需垫铺一层泥炭或泥土,既费工又费料。
夏德君扳着手指算起账来:使用无土草皮栽培技术每1500平方米的绿化面积可省1亩耕地,每平方米可省4~5元钱。现在,夏德君的无土草皮栽培已在西湖管理区东洲乡政府大院、西洲乡裕民小区公路两旁等多处绿地大显身手。目前已累计推广面积达到4万余平方米。
(编辑:李丹翔)
用户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