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用户登录

您的位置: 首页 >kaiyun官网登录入口 >图片新闻>详细内容

旱地闪亮“迷彩装”

分享到:
打印 字体:
2013-08-12 11:53 来源:常德日报 作者:赵有强 通讯员 谭建新

  “缺水缺水缺水!3天之后,若再不下雨,我们只能干着急了。”

在栎树坝村,我们掀开中稻,只见田地的开裂处已有3指宽。

  李云华穿着一身迷彩服,胖墩墩的身体快速运动在田头,做事火急火燎,说话嗓门很大。和他一起架抽水机,铺水管的,均是“迷彩装”们。李云华是鼎城区逆江坪乡人武部部长,也是今夏全乡抗大旱的总调度。7月31日上午,我们在逆江坪乡湖江坪村的旱地里见到他时,这位被太阳晒黑皮肤的“水官”已带着民兵抗旱突击队的队员奋战了10多日。据他匡算,全乡水田16700亩,其中重度干旱田已有4500亩,中度干旱田5000亩,4个山村100多户已缺饮用水。目前,乡里的3座小二型水库只剩40多万立方米的库存水,而每亩稻田每3天需要的灌溉水量约80立方米。下一个阶段,抗旱形势将更加严峻。

湖江坪村的民兵转移抽水机抗旱。

南县农民张干辉今年在湖江坪村承包了500亩水田,目前粮食价格不好,又逢大旱,张干辉心情焦急。村里的民兵成了他抽水抗旱的义务帮工。

鼎城区人武部干部帮助种粮大户胡勇奇抽水。

人武部干部为84岁的李松枝老人从山下送来饮用水。

在高达40度的气温下抗旱,李云华的体内也“干旱”了。

  彭永乐是湖江坪村的党支部书记、村民兵连指导员,从7月24日起,他多了一个“赶水官”的职务。村里已有700亩稻田出现了几十年来没见到的干旱,从库区引水灌溉,沟渠长达6500米,途经5个村,轮到政府给自己村里分水时,彭永乐和村里的民兵,日夜监察,生怕中途“泄漏”。彭永乐说:“我们像捧一钵油一样小心,力争把每一滴水灌溉到旱地。”

  乡人武部早就找准了自己的位置,把全乡的350个民兵分成了15个抗旱突击队,确定了11个重点战区,已拿出7000多元购买柴油免费赠送重灾区。他们已做好了打恶仗,打大仗,打持久战的思想准备。

  7月31日,我们在逆江坪乡的抗旱前线,记录了旱地闪亮的“迷彩装”们劳动瞬间。

 

 

(编辑:李念念)

【我要纠错】 责任编辑: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