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常德市鱼类人工放流活动隆重举行
常德政府网4月24日讯(市畜牧水产局供稿)2013年4月18日,由市人民政府主办、市畜牧兽医水产局与大湖水殖股份有限公司承办的2013年常德市鱼类人工放流活动在市城区排云阁隆重举行。此次活动共放流青鱼、草鱼、鲢、鳙、鳊、鯝等鱼类1000余万尾。市人民政府副市长朱晓平、市政协副主席敖建斌、市人民政府副秘书长郑志鹏、市畜牧兽医水产局局长谢朝君、大湖水殖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王启明出席活动。
市人民政府副市长朱晓平讲话
朱晓平在讲话中指出,水生生物资源是国家宝贵的自然资源,是水域生态的重要组成部分。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国家生态建设,2006年,国务院印发了《中国水生生物资源养护行动纲要》,《纲要》明确指出,要全面提升水生生物资源养护管理水平,实施渔业资源保护与增殖、生物多样性与濒危物种保护、水域生态保护与修复等行动,依法保护和合理利用水生生物资源,维护国家生态安全,实现渔业可持续发展,促进“人鱼自然”和谐。
放流活动现场
朱晓平强调:开展水生生物增殖放流活动,对保护水生生物资源、修复水域生态有着重要的作用。2002年来,我市全面实行了禁渔期制度,组织开展了打击电、毒、炸鱼等非法捕捞集中整治行动,广泛开展鱼类人工增殖放流活动,取得了明显的成效,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关注和好评,也增强了人民群众保护渔业资源和生态环境的意识。今天,我们在这里举行2013年常德市水生生物增殖放流活动,是进一步贯彻《中国水生生物资源养护行动纲要》的重要举措、也是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人鱼自然”和谐发展的具体体现,将进一步修复沅水渔业资源,对于建设环湖生态文明、保护湖区生态平衡、倡导广大市民保护渔业生态环境必将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
朱晓平要求:市、县二级渔业行政主管部门要强化保护措施,完善管理制度,维护渔业秩序,做好资源监测、评估和相关工作,确保增殖放流活动取得良好的效果,让我们携起手来,共同努力,保护水生生物资源和水域生态环境,保护我们的美好家园。
省畜牧水产局刘志忠副局长在活动中充分肯定了我市渔政工作,强调:要进一步健全增殖放流制度,完善各项保障措施,加强对放流苗种的选育和管理,确保我省水生生物资源养护工作的规范化、制度化。
活动仪式由市人民政府副秘书长郑志鹏主持,市畜牧兽医水产局全体机关干部、全市渔政执法人员、渔民和环保志愿者代表300多人参加活动。
(编辑:曾 芳)
(审签:李俐锋)
用户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