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9个孩子一个妈——桃源县陬市镇阳光家园掠影
每个月月初的一天,总是裴英为院里的老人和小孩包水饺的日子。7月4日凌晨5时多,裴英早早地起床开始了工作,和面、剁馅、擀面皮、包饺子等技术活……都是她一手操办。7时多,200多个饺子下锅煮熟,分碗装盘,等待院里的老人和孩子们大快朵颐,此时裴英已经累得腰酸背痛,她告诉记者,这样的“早课”她已经坚持了近10年。
快乐游戏,丰富多彩的活动让学员感受家园温暖。
指导学员十字绣进行职业技能培训。
手把手的教学员辅助性练习。
今年51岁的裴英,从小生长在常德农村,生活的艰辛与磨难“造就”了她的侠肝义胆“好心肠”。1986年从供销系统下岗后,她便暗下决心“要自己创业闯出一片天地来”。办预制件厂、空心砖厂、红砖厂,几年的时间里,裴英渐渐有了一定资金。2000年3月18日,裴英创办了桃源县陬市镇养老服务中心,完成了她“有机会一定要为社会做点有益的事”的夙愿。
养老托养服务中心办起来后,从开始的7个到现在的60多个,裴院长成了老人们的知心人:与老人唠家常、谈心、交朋友,对老人进行心理健康咨询;带领老人参加健身娱乐活动,为老人洗澡、洗脚、洗脸、擦身;督促老人按时服药;老人生病时及时送医就诊;清洗老人的衣物;整理老人房间卫生;送开水、热水到房;给老人打饭、洗碗;为老人代购所需的一切物品。对老人的衣、食、住、行、医疗、安全全方位负责……养老托养服务中心的工作得到了社会上的充分肯定。
养老服务工作日渐起色,引起了一群特殊家庭的关注与兴趣。几个家长找到裴英告诉她,家中有智障残疾的孩子,希望送到这里照料。裴英随即展开调查,周边的智障人员确实比较多,遂产生了办一个照料机构的想法。院里专门腾出了房子,用作照料智力残疾人的家园,2012年11月1日,裴英创办的桃源县陬市镇阳光家园正式挂牌。最初有10个智障儿童来到了家园。阳光家园建筑面积1100平方米,厨房、餐厅、午休室、职训室、康乐室、教学室、展览室等功能设施齐全。“阳光家园”建成后先后聘请6名工作人员,其中3人担任文化、体育、职能培训指导老师,为智障者开展基础知识、生活自理和技能培训。“阳光家园”还为每一位托管智力残疾人建起个人档案,办理入园体检、意外伤害险,与监护人签订托养安全协议。
走进“阳光家园”技能培训室,只见一个个造型漂亮的串珠小动物、水果晶莹剔透,一幅幅精美的十字绣栩栩如生……很难想象这些都出自阳光家园学员之手。在39个床位的“阳光家园”里,29名各年龄段的智障学员坐在宽敞明亮的教室里,他们中最大的40多岁,最小的10岁,几年来,他们在这里进行语文、数学、绘画、生活实践等课程的学习,在这里感受关爱、感受家园的幸福。
(编辑:李念念)
用户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