敢把旧貌换新颜——市城区“路改”纪实
改造后的武陵大道。
改造后的宏大圆盘。刘颂 摄
馨香的栀子花是这座城市入夏的报幕人,站在武陵阁楼顶,沅江的风裹挟着涅槃的印记扑面而来。眼前承载了众多常德人回忆的广场喷泉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一个即将竣工的地下停车场,上面种满了娇艳欲滴的花。武陵大道似乎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要干净通畅,黑色的沥青路面一直向前延伸,可以看到火车站广场的时钟。街边崭新的玉兰灯英姿飒爽,两侧的建筑已经被擦亮,在阳光下熠熠生辉。究竟是怎样的鬼斧神工,让这座城市在1年的时间里变得熟悉又陌生?
始建于1987年的武陵大道,像一根贯穿南北的脊柱,默默地承受着城市发展的繁荣与阵痛。随着车流量的增加,这条曾经的“全省第一条样板街”的路面开始老化破损,地下管网设施也日渐不能适应新的环境,沅安路等其它主次干道和纵横交错的小街小巷也或多或少有着同样的隐疾。面对小修小补不断的窘境,历届市委、市政府从未停止探索从根本上解决问题的方法和途径。在此基础上,新一届市委、市政府综合考量、顶住压力,下决心对市城区实施一台大手术,治标治本。不仅要对地上实施沥青路面改造,进行城市家具的全面整理(含广告牌、路牌、垃圾箱、配电箱、报刊亭、座椅、消防栓等),更重要的是要对看不见的城市给水、排水、燃气、电力等地下管线设施实施整体改造升级,让一座城市拥有一颗健康的“良心”。
2013年7月23日清晨,一觉醒来的人们发现,武陵大道、洞庭大道、沅安路的主干道立起了蓝色的围挡,重型机械摆在了道路中央,新常德新创业的开篇之作“三改四化”之“路改”正式拉开了序幕。在接下来的9个月时间里,道路提质改造涉及“一城四区”范围内的207条主次干道和小街小巷,总长157公里,总面积247万平方米,包括3个交通圆盘改成平交路口,4座桥梁拆除重建,累计改造各类管网500多公里。
“路改”之初,整个城区俨然一个巨大的工地,道路拥堵、出行不便,有人抱怨,有人质疑,甚至有人在网上公开谩骂。阻力之大让人担心这次“路改”能否如期推进?但决策者和建设者们用“常德会战”的精神决胜第一仗,创造了轰动全省的“常德速度”,还锻造了史上最好的道路工程质量。
作为指挥这场大规模提质改造战役的“神经中枢”,市城区“三改四化”工程建设指挥部承担综合协调、调度督导、质量监管、督促推进的重任,办公室设在市住建局的8楼。“自从工程开工以后,整个指挥部高效运转,不分节假日,坚持月调度、周调度、日调度相结合,坚持相关问题不过夜,保证了整个工程的有序推进。”据市城区“三改四化”工程建设指挥部办公室主任、市住建局局长戴君耀介绍,市住建系统抽调精英力量投入“路改”工程,充分发扬了雷厉风行、兢兢业业的良好工作作风,全力调度协调,加强施工督查,严格质量检测,无缝覆盖监管,开展文明施工,受到各界的高度肯定与赞扬。市指挥部办公室坚持每天两次调度、每晚两次巡查,每天早上8点半和下午4点半,分别调度“路改”工作推进情况;每天晚上,市住建局班子成员轮流带班,局属单位市公用事业管理局安排工作小组,各自巡查进度安排、路口接顺等情况。16个科室站办和4位公用事业管理局领导各自联系包保一条主次干道,每天上路巡查,督促工程推进。市质安处加强现场跟踪监督,日夜巡查。市房管局及时组织协调,化解各种矛盾纠纷,有力推进了棚改进程。市公用事业管理局负责的亮化工作涉及单位多、工作难度大,多措并举保证了亮化项目顺利施工,效果较好,管线工作小组坚持实事求是、现场第一的原则,做到现场跟进,避免二次开挖。市自来水公司等16家管线单位,顾全大局,坚持第一时间进场抢修,将损失和影响控制在最小范围。市园林局负责的绿化工作坚持建设高标准,全力配合“三改四化”工作需求,移植乔木、灌木6000多株,实施了精细化管理。市市政建设总公司等25个施工单位,日夜施工,奋战一线,赶进度,抓质量,保证了“路改”工作按时完成。
据不完全统计,去年“路改”过程中,市城区“三改四化”工程建设指挥部办公室共召开各种会议521场,收文1395件,发文607件。市住建局执法支队、市质安处针对文明施工、质量安全动态监测中发现的问题,下达联系单800多份,其中整改通知655份,返工通知279份,停工通知27份,对搅拌站下达整改通知8份,全部及时整改到位。
出租车司机黄师傅谈起“路改”深有感触,“以前的老路很多地方都出现了断层、坑洼,长期颠簸对车的磨损比较大,现在这种沥青路,开在上面几乎没有声音,非常平稳,感觉很舒服,而且好像还比以前省油(气)些了。”如今,路好走了,桥拓宽了,下水通了,但城市提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目标,今年围绕“路改扫尾、棚改攻坚、水改展开,四化同步”,决策者和建设者依然忙碌。
市委书记王群多次在各种场合阐述,常德是一个有梦想、有机会、有奋斗的地方,在历届市委、市政府率领全市人民打下的坚实基础之上,新一届市委、市政府决心把握这个机遇,全力打好城市提质攻坚战,推进新常德新创业的伟大实践,把这片土地建设得更美好,让城市环境更加优美,让这里的人民生活得更幸福,让桃花源里的城市梦想成为现实。
(编辑:李念念)
用户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