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个和7个
1个老师,7个孩子,组成了桃源县龙潭镇梨树垭村幼儿班。
抬头见天,近看是山。3年前,梨树垭的孩子要想读幼儿班,就得到20公里外的镇上。此地,交通设施落后,青壮年又多在外省打工。留守儿童上幼儿班的问题让群众十分着急。
2011年,村党支部换届。新当选的村支书由镇文化站站长兼任。新班子决定办幼儿班。曾经断断续续当过10年农村幼师的本村妇女杨春芬重操旧业,担任幼师,月工资1100元。每名学生每学期学费1200元。
幼儿班办在新建起的村部,教室约40平方米,7张旧课桌,两张小黑板。除此之外,没一件幼儿娱乐设施。
老师编课件,编节目,想方设法让孩子们快乐幸福。孩子们把老师当妈妈、当伙伴,边玩边学,享受教育的机会。在这个方圆五六百米内无邻居的村部里,琅琅读书声,回荡在山间,做游戏时出现的快乐场景,让留守儿童的监护人感到高兴。
5月13日,我用相机记录了他们的身影。
孩子们盯着老师和黑板,精力集中,听课认真,表现出强烈求知欲望。
杨春芬老师绘声绘色地讲课。但因端照相机的我突然出现,部分孩子精力分散。
“混乱”的局面很快得到了控制,专心求知的场景再度出现。
教图画时,老师采取了手把手的教学方式。
外面下着暴雨,每天必玩的游戏只能在教室里进行。老师挪动课桌,孩子推屁股助力。老师妈妈的亲密略见一斑。
“手拉手儿走走,拉个圈圈走走,走啊走啊走走,看看谁先蹲下。”这种边唱边走的游戏,每天都会重复展开。
村支书徐建华是这里的常客,帮孩子们拍几幅照片乐一乐,多少可让他减少对孩子们的愧疚。他自责能力太小,不能弄到钱改善一下幼儿班的环境。
(编辑:李念念)
【我要纠错】 责任编辑: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用户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