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德:多元调解化纠纷 协同联动解“薪”愁
“在‘工会+人社’调解室的帮助下,我和任职公司的工伤保险待遇纠纷10天之内就得到解决,拿到了4.5万元的工伤待遇。”近日,常德54岁的保洁人员何女士介绍道。这是常德相关部门协同联动、多元化解劳动纠纷的一个缩影。
近年来,常德人社部门打破部门壁垒,劳动争议化解实现“多元共治”。按照“人社主导、仲裁主抓、园区主建、中心主责”的总体建设思路,常德着力打造园区调解组织群,去年共建成工业园区调解组织9家,处理劳动争议案件62件,调解成功率达到87%;全市建成“工会+人社”调解室10家,去年受理案件191件,成功调解案件133件,调解成功率达69.63%;市县两级连续三年与本级人民法院联合召开裁审衔接会议,形成运转有效的裁审“六联”工作机制,全市劳动争议案件改判率不足5%。
欠薪治理实现“跨界协同”。常德实行“日化解、日调度、日汇报”工作机制,通过政府集中谈、责任单位个别谈、工作专班重点谈、公安部门警示谈,推动各方力量化解欠薪隐患。去年,全市联合责任单位开展个别约谈370多次,开展联合约谈90多次。
仲裁、监察实现“深度互融”。常德坚持劳动人事争议仲裁与劳动保障监察工作“一盘棋”,充分利用仲裁办案程序优势,进一步优化农民工欠薪案件分案机制,简化案件办理流程,压缩办案周期,升级打造农民工工资争议速裁庭。去年7月以来,全市农民工工资争议速裁庭共处理农民工工资争议案件67件,结案率达100%。
终审:晏紫卉
【我要纠错】 责任编辑:晏紫卉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用户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