踏歌而行迎风起——常德市水利系统推动水利高质量发展工作纪实
今年以来,全市水利部门在市委市政府坚强领导下,主动担当、攻坚克难、奋勇争先,不断推动水利高质量发展。
关键词
万无 一失 提质 加速 改革 巩固
防汛抗灾万无一失
2024年,我市成功应对14轮强降雨过程,特别是6月21日至7月5日,面对超历史强降雨和沅澧水、三口水系超警洪水,全市水利系统主动迎战、勇挑重任,派出防汛抢险技术专家175人次,成功指导处置41处较大险情,特别是有效处置汉寿沅水小凡洲堤段管涌群、桃源沅水木塘垸翻砂鼓水等重大险情。全市未溃一堤一垸,未垮一库一坝,未因灾死亡一人。
水利建设加速推进
累计落实水利投资超50亿元,89个国债水利项目已基本完成年度任务;年度中央水利投资计划基本完成。洞庭湖区重点垸堤防加固一期工程今年任务已基本完成,明年即将启动二期工程建设。南碈泵站已投入运行,河洑泵站新建工程已基本完工。
项目储备系统全面
2025年申报中央投资项目,主要涉及大中型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重点区域排涝能力建设、水库除险加固、中小河流治理等。未来5—7年,在新建大型灌区工程、大江大河大湖堤防建设与河道整治工程、国家蓄滞洪区建设、新建大中型水闸工程、大型灌区现代化改造、中型引调水工程、主要支流治理、重点区域排涝能力建设等方面进行了项目谋划储备。
水利改革逐见成效
以澧阳平原灌区农业水价综合改革推进现代化灌区国家级建设试点为抓手,初步建立水价执行标准、精准补贴和节水奖励机制、用水管理机制及社会资本参与灌区建设与运行管护机制。临澧县抢抓金融支持水利政策,谋划推进青山灌区“水金融”项目建设,争取政策性融资,被省水利厅列为“两手发力”典型示范项目。进一步推进了标准化创建工作,创建部级绿色水电站2个、省级达标泵站2座、省级标准化农村供水工程7处,完成50座中小型水库、9座水闸、27段堤防、82座农村供水工程的标准化创建任务。
河湖管护提质增效
43处健康河湖评价工作任务已全部完成。省总河长会暗访片披露的鼎城区沧山水库库区倾倒渣土、津市市嘉山工业园污水直排问题均已整改销号,长江经济带警示片披露的汉寿县金石垸采区问题也已整改销号。河湖库“清四乱”专项整治成效显著,清理非法占用岸线19.2公里、阻水片林3898亩、违章建筑3955平方米、阻水围堤5.4公里,恢复水库防洪库容120万立方米。柳叶湖幸福河湖建设项目力争2025年实施。临澧县青山灌区被评为省级水利风景区。
水资源管理持续加强
从严从细管理水资源,对4260个取水口进行信息比对,建立取水计量设施档案1060个,实现规模以上取水在线监测计量全覆盖。8个县市区完成节水型社会标准化建设,创建节水标杆企业3家,节水载体267个。完成了“十四五”用水总量和用水强度双控目标任务,主要江河生态流量保障率达到100%。
信息化水平持续提高
深化省厅水旱灾害防御信息化系统、山洪灾害预警系统等信息化平台在常德的运用。全市1359座水库库容曲线复核任务基本完成,今年小型水库雨水情监测设施建设任务基本完成,有力提升了水旱灾害防御数字化水平。
安全饮水巩固提升
农村自来水普及率、规模化工程覆盖人口比例分别提升至94.21%、79.68%,均全省排名第2。安乡县第二水厂城乡管网延伸工程(东部水厂)已经建成,正在试运行。西湖管理区福源地表水厂已开工建设。西洞庭水厂、鼎城区蒿子港大水厂正抓紧开展前期工作。
关键词
四不一确保 管理 谋划 信息化 改革
2025年,全市水利部门将对照市委八届九次全会精神,锚定主要指标、重点项目、重点任务,统筹推进水安全、水生态、水环境建设,持续为锚定“三个高地”、推进“二次创业”提供坚强的水利支撑。
守牢防汛抗旱底线
锚定“四不一确保”目标。坚持将隐患排查贯穿防汛全过程,对跨汛期施工的水利工程,严格落实度汛安全保障措施。进一步完善水库调度机制,搞好境内大中型水库、大型水闸、大型泵站的联合调度,充分发挥水利工程减灾兴利效益。统筹做好蓄水、保水、增水、引水、调水、补水、配水等工作,遇旱时确保生活、生产、生态用水。
做好水利工程建设
围绕秋冬水利建设任务,紧扣水库(闸)除险加固、灌区续建配套改造、重点区域排涝能力建设、主要支流和中小河流治理、山洪沟治理、农村饮水安全提质等,确保2025年3月底前全面完成。
推进项目储备谋划
加快编制常德市现代化水网建设规划、“十五五”水安全保障规划。协助省水利厅做好洞庭湖四口水系综合整治、洞庭湖蓄滞洪区建设、洞庭湖生态疏浚等重大项目前期工作。认真做好中央投资项目申报、未来5—7年项目储备工作。
强化工程建设管理,持续在全市范围内实施水利工程大检查。坚持质量第一、安全第一的原则,实行工程全建设周期监督,确保标前、标中、标后全过程覆盖,对履职不到位的参建单位定期通报、约谈曝光、严肃处理。探索小型水利工程管护新办法,逐步实现维养常态化、长效化、专业化,提升管理效率和质量。
积极推进水利改革
充分发挥澧阳平原灌区农业水价综合改革推进现代化灌区国家级建设试点、临澧青山“水金融”项目示范带动作用,逐步建立水价形成及用水管理机制,“两手发力”融合发展模式,争取形成常德示范。
推进河湖长制
重点推动柳叶湖幸福河湖项目,全力打造幸福河湖建设常德样板。强化河道采砂管理,出台《重点问题负面清单》《河道砂石市场公平竞争机制》等制度性规定,定期开展联合监督检查,进一步规范河道采砂管理。
推进水利信息化建设
配合省水利厅完善水库纳雨能力分析管理系统,对全市水库开展库容曲线复核,完善水库雨水情监测设施,提升水库精准调度能力。进一步加强省厅信息平台在常德的运用,提升水旱灾害防御态势感知、山洪灾害预警、雨水情测报能力。
夯实民生水利
完成大中型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项目建设任务,加快推进西湖管理区福源地表水厂建设,继续抓好移民后扶、移民资金使用等工作。
用户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